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故事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清末羣衆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它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民反瓜分、反侵略鬥爭的發展,又是長期以來遍及全國各地的反教會鬥爭的總爆發。西方國家直至今天仍然以”拳民暴亂”(Boxer Rebellion) 稱呼整個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事件。
義和團的興起 義和團原稱義和拳,是長期流行於山東、直隸約今河北)等地的許多民間祕密結社中的一種。雖然這個祕密結社重在“拳”而不在“教”,但清政府歷來把它當作“拳教”加以查禁,使它難以發展。甲午戰爭後,德國佔領膠州灣,強劃山東全省爲其勢力範圍;外國教會亦在山東擴展勢力,縱容、包庇不法“教民”即中國教徒),遇有民教涉訟事件,它們往往出面干預,脅迫地方官袒教抑民,作出不公正的判決。羣衆對教會積恨成仇,各地反教鬥爭接踵而起見教案)。義和拳遂成爲反對外國侵略勢力的重要組織形式。
1898年10月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山東冠縣義和拳以閻書勤爲首,聯合直隸威縣趙三多等,聚衆燒燬紅桃園教堂,佔領犁園屯,震動了魯、直兩省的毗連地區,成爲義和拳反帝鬥爭興起的訊號。次年10月,朱紅燈、本明和尚爲首的義和拳在平原縣槓子李莊、森羅殿等處,與地方營隊戰鬥,促進山東許多州縣反侵略鬥爭的迅速發展。12月,直隸南部棗強縣以王慶一爲首的義和拳開展反教會鬥爭;冀州開元寺武修和尚亦率衆焚燬景州蘇古莊等處教堂。山東、直隸兩省毗連地區的反教鬥爭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