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生
在清代,一提起讀書做學問的事,文人學者們總是要說到明末清初的三位著名人物--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大家稱道他們的民族氣節,更佩服他們在學術上超過一般人的高明見解,不約而同地稱他們是"三先生"。"三先生"都有着不平凡的動人經歷。這裏主要講一講顧炎武的故事。
顧炎武,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出生在江蘇崑山。學者們都叫他亭林先生,他的家族是江蘇有名的四大富戶之一,又是世代相傳的書香門第。從他的高祖到他父輩,祖孫五代都做過明朝的大官。顧炎武的養母王氏也出生在官宦人家,是一位有學識的婦女。她還沒結婚,丈夫就死了,後來抱養顧炎武爲子,一心一意要把他培養成人。
顧炎武小的時候患過天花,病好以後,左眼略微有點斜視,相貌有點怪。可是他學習非常勤奮。三歲的時候,王氏就親自教他讀《小學》。還給他講古代英雄的故事。十歲的時候,他開始跟隨祖父學孫子、吳子的兵法菱和《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書,十四歲就考中了秀才。
後來,他參加了明末有名的文學團體"復社"。從此,他的視野開闊了,開始關心國計民生的大事。明朝大政治家的文集和奏章文冊,他都仔細閱讀,切中要害的地方就立即摘錄下來。明朝滅亡以後,顧炎武接受了福王的招聘,到南京擔任兵部司務。可是,還不到一年,福王政權也滅亡了。顧炎武滿懷亡國之恨,回到家鄉組織義軍抗清。不久,清兵攻佔崑山,顧炎武率義軍奮戰了四個晝夜,因爲力量懸殊終於失敗了。王氏爲國擔憂,粒米不進,絕食而死。她臨死前囑咐顧炎武說:"我雖是個婦人,也要以身殉國,你千萬不要當異族的臣子,不要忘記先祖的遺訓。那樣我死也瞑目了。"顧炎武牢記母訓,決心抗清到底。他又去和唐王政權聯繫。這件事讓人告發了,顧炎武被清朝政府關進監獄。多虧他的好朋友設法把他搭救出來。顧炎武在家裏沒法呆,只好背井離鄉,開始了旅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