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寧:使命感與企業經營並不矛盾
文章分類:財富人生
你也會想看的: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
田溯寧是一位很有激情的人,朋友們評價他“具有一種革命的理想主義”。一次一位朋友甚至聽到他對自己這樣充滿熱情地說:“以後我要把光纖的外皮做成血管的顏色,光纖就是以後中華民族的大動脈。”
田溯寧從小在西部長大的,所以他對弱勢羣體有着強烈的責任感,他曾深入可可西里去保護藏羚羊,也曾走進偏遠的西部村莊援助寬帶學校。他身上,體現着人們對於企業家價值的一種希望。
我認爲中國電信業當前面臨巨大機遇,有望誕生自己的“世界級企業”。這是我的一個信念。
1987年我從中科院資源管理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留學,1992年從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畢業。1993年在美國我和丁健等人創辦了亞信。1994年,我們把亞信帶回中國,也把Internet技術和我們的互聯網夢想帶回中國。
我們相信自己的中國夢——在中國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之後的三年時間,我們完成了國內骨幹網的所有節點的建設。1999年6月,我參與了中國網通的創辦,出任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總裁。當時我毫無電信運營經驗,但是我看好這個行業。2002年5月中國電信業重組,新網通掛牌,我擔任副總裁。2004年11月,中國網通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並且同時在中國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此時我擔任執行董事兼CEO。
田溯寧從小在西部長大的,所以他對弱勢羣體有着強烈的責任感,他曾深入可可西里去保護藏羚羊,也曾走進偏遠的西部村莊援助寬帶學校。他身上,體現着人們對於企業家價值的一種希望。
我認爲中國電信業當前面臨巨大機遇,有望誕生自己的“世界級企業”。這是我的一個信念。
1987年我從中科院資源管理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留學,1992年從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畢業。1993年在美國我和丁健等人創辦了亞信。1994年,我們把亞信帶回中國,也把Internet技術和我們的互聯網夢想帶回中國。
我們相信自己的中國夢——在中國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之後的三年時間,我們完成了國內骨幹網的所有節點的建設。1999年6月,我參與了中國網通的創辦,出任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總裁。當時我毫無電信運營經驗,但是我看好這個行業。2002年5月中國電信業重組,新網通掛牌,我擔任副總裁。2004年11月,中國網通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並且同時在中國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此時我擔任執行董事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