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楊綿綿:我在海爾20年
文章分類:財富人生
你也會想看的:晚安,從不關機睡覺的陌生人
跟他一起“下海”創業
1982年,我被調到青島家電公司工作,任引進項目辦公室主任,當時張首席(張瑞敏)任家電公司副經理。那時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撥浪潮,所有的企業都想找到一個可以引進的項目,因爲找到項目這個企業就有活路了,但家電公司等了兩年卻沒有爭取到一個項目。1984年,機會來了。德國“利勃海爾”當時來中國晚了些,家電公司就搶到了這個項目。
“利勃海爾”這個項目就是張首席爭取來的。當時,他到北京去批引進項目的時候,冬天天氣很冷,坐火車又沒有座位,爲了節約一些體力,他就帶着馬紮上車,在北京就從馬路上買點花生米什麼的帶着充飢。項目跑下來了,爲了兌現當時給有關部門“一定能做好”的承諾,張首席就親自來操作這個項目。他是非常講信譽的,自己承諾的事一定要做好,如果沒有這個性格,他就不會親自去創業,也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海爾。
當時我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引進工作,成爲了張瑞敏的主要助手。但是,當初張首席讓我跟他一起“下海”創業時,我心裏確實沒有底,當時就想幹個兩三年再回家電公司,沒想着長久幹下去,也沒想着張瑞敏能長久幹下去。事實上,當時在青島黃海飯店開項目論證會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這個項目:一分錢也沒有,就那麼幾塊地,幾間破房子,要把那些沒見過、也不懂的設備引進來,誰心裏都沒底。
1982年,我被調到青島家電公司工作,任引進項目辦公室主任,當時張首席(張瑞敏)任家電公司副經理。那時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撥浪潮,所有的企業都想找到一個可以引進的項目,因爲找到項目這個企業就有活路了,但家電公司等了兩年卻沒有爭取到一個項目。1984年,機會來了。德國“利勃海爾”當時來中國晚了些,家電公司就搶到了這個項目。
“利勃海爾”這個項目就是張首席爭取來的。當時,他到北京去批引進項目的時候,冬天天氣很冷,坐火車又沒有座位,爲了節約一些體力,他就帶着馬紮上車,在北京就從馬路上買點花生米什麼的帶着充飢。項目跑下來了,爲了兌現當時給有關部門“一定能做好”的承諾,張首席就親自來操作這個項目。他是非常講信譽的,自己承諾的事一定要做好,如果沒有這個性格,他就不會親自去創業,也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海爾。
當時我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引進工作,成爲了張瑞敏的主要助手。但是,當初張首席讓我跟他一起“下海”創業時,我心裏確實沒有底,當時就想幹個兩三年再回家電公司,沒想着長久幹下去,也沒想着張瑞敏能長久幹下去。事實上,當時在青島黃海飯店開項目論證會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這個項目:一分錢也沒有,就那麼幾塊地,幾間破房子,要把那些沒見過、也不懂的設備引進來,誰心裏都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