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纔是人生髮力點
文章分類:成功祕訣
你也會想看的:
人的一輩子會有很多痛苦,失敗時所感受的痛苦是切膚之痛。這種痛苦雖然很厲害,卻不太可能是長久的。在人生絕大多數時候,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是不痛不癢的那種感覺,也可以說是不死不活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基本正常,那麼這種不死不活的狀態主要是因爲找不到人生髮力點所致。
人最本能的發力模式是用體力做單調重複的工作。從農耕時代的汗滴禾下土到機器時代的流水作業,人的體力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發力要素。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摘金奪銀,就是把人的這種基本發力模式演繹到極致的狀態。但人體並非一部完美的機器,這種拼體力的生存法只適合年輕人,並且會留下很多莫測的後遺症。拼體力模式既是最本原、最被廣泛運用,也是毛病最多、效率最低的生存法。
人的另一種發力模式就是用腦力來工作、創造和發明。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之處,但也正因爲腦力運作之不易,所以只有少數人擅長這種發力模式,競爭也就異常激烈。腦力工作者常要搞到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嘔心瀝血的程度,而腦力不濟者便會陷入江郎才盡、黔驢技窮的困境。一般來說,人就在這腦力和體力兩極之間振盪。如果腦力工作者失業或進入異國他鄉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麼餐館、工地就是他們用退化的體力賴以生存的地方。而原本的體力工作者如果不滿足現狀,想進入腦力工作者的圈子,他們就必須拿起書本。現在的問題是,在腦力和體力這兩種發力模式之間,還有沒有其他更爲有效的發力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