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禮讓相迎:忌得理不讓人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這句話旨在說明謙讓的美德。在道路狹窄之處,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經常有這種想法,那麼人生就會快樂安祥。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謙和、禮讓更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當你在狹窄的路上行走時,要給別人留一點餘地;羊腸小道兩個人互相通過時,如果爭先恐後,各不相讓,那麼兩個人都有墜入深谷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先停住腳步讓對方先過去,不僅是種禮貌,更是安全的體現。
當你遇到美味可口的佳餚時,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樣纔是一種美德。路留一步,味留三分,是提倡一種謹慎的利世濟人的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則問題須堅持外,對小事互相謙讓會使個人的身心保持愉快。
清代康熙年間,在那時人稱“張宰相”的張英與一個姓葉的侍郎,兩家毗鄰而居,葉家重建府第,將兩家公共的弄牆拆去並侵佔三尺,張家自然不服,引起爭端。張家立即發雞毛信給京城的張英,要求他出面干預,張英卻作詩一首:“千里家書只爲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老夫人看見詩即命退後三尺築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