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生活,就在《易經》中(2)(1)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真正能讀懂自己的還是你自己
●揭開《易經》的神祕面紗
中國是《易經》的民族,但“百姓日用而不知”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還好,衆人面前的曾仕強,沒有甩出一串串洋文,反之,言談舉止倒有幾分中國傳統“師爺”的古意。譬如他對數字“九”、這個乾卦中的“老陽”,就具特別情愫。
39歲,是他的一道“命坎”。那一年,他升任正教授,“這在臺灣也是很難得的,但是身體也快要報銷了”。辦公室在二樓,他要抓着樓梯才能爬上去,“感覺非常虛弱,頭重腳輕,兩腿無力。去醫院檢查,竟診斷出五種病”。而此時,他又被學校裏一樁複雜的人際糾紛困擾,生氣、想不通,筋疲力盡的狀態下,休息半年。
此時,他的老父親給兒子開出“藥方”:“早叫你讀《易經》,你爲什麼不讀呢?”新晉教授曾仕強稱自己當時“蠻西化的”,他反問:“那個《易經》是人家拿來算命、看風水的,我是學的,根本不信這一套!再說,讀《易經》和生病有什麼關係?!”父親只一句話相告:“你先讀《易傳》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