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不適合之處,才能真正的傑出(1)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何文匯
:
許多年後,羅謝爾夫人的教誨又幫助了我。當時我正被11家公司的研究數據纏得焦頭爛額。這11家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實現了從二流企業到知名企業,從業務情況良好到業績非凡的轉變。在探索這種轉變的原因時,我和我的研究小組發現這些企業的決策層所做的那些重要決定都不是要做什麼,而是不再做什麼,也就是說這些企業都曾有所不爲。
這其中最典型的要屬達爾文·史密斯的金伯利公司。達爾文·史密斯曾患過咽喉癌,但是他最終戰勝了病魔。
一天,他對妻子說:“我從我的癌症裏學到了一些東西。如果你的胳膊裏出現了癌細胞,那麼你就要有勇氣砍掉自己的胳膊,只有這樣才能生存。我已經決定了,我們要把工廠給賣了。”
那時,金伯利是著名的造紙廠家。但是,史密斯開始問自己三個問題:造紙業是否最能激發我們的熱情?我們能夠成爲世界上最好的造紙廠嗎?造紙業務是否能讓我們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史密斯決定停止經營造紙業務,他把所得收益全部投入到消費品行業中。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明智的,現在金伯利公司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