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何必有始終(1)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青春勵志的話:成敗一笑過,瀟灑向前行
倘若信才寫了一半,圓珠筆突然沒有油了,你是隨手拿起另一支筆繼續寫下去呢?還是四處找一支顏色相同的筆,在尋找時思路又轉到別的方面去了,而丟下沒寫完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間諜小說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個重要會議,也要讀到凌晨4點仍不釋卷?
趨合心理和蔡戈尼效應
心理學家說,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內驅力。可是,這種內驅力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喜歡拖延,有人非一口氣把事做完不可。
請試畫一個圓圈,在最後留下一個小缺口,現在請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會傾向於要把這個圓完成。據心理學家的解釋,這種“趨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後不免要導致完美的神經模式”的張力。
關於趨合心理,曾有過這樣一段佳話:一位愛睡懶覺的大作曲家的妻子爲使丈夫起牀,便在鋼琴上彈出一組樂句的頭三個和絃。作曲家聽了之後,輾轉反側,終於不得不爬起來,彈完最後一個和絃。趨合心理逼使他在鋼琴上完成他在腦中早已完成的樂句。
1927年,心理學家蔡戈尼作了這樣一個試驗:她讓138個兒童做一連串的工作,要求其中一半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另一半則在中途停止。一小時後,她測試那些兒童,發現有110人對未做完的工作比對已完成的工作記得更清楚。其結論是: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爲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心態叫蔡戈尼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