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的人生底線: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邏輯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從人類
:所謂人生底線,說到底就是人格操守。人格即人之名格,要求做人要方方正正,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按照既定的規矩,恪守一定的尺度分寸。爲此,古人對名節珍而重之,視之爲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勸諭世人“不重幣而富,不輕冕而貴”。由此我想,一個人要有所敬畏,在自己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做人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甚至比生命還重要。面對得失取捨,並不是害怕受到懲罰,而是絕不肯喪失基本的尊嚴和人格。不論人生怎樣充滿欲求,心底裏始終明白,一旦人格不守,出賣了自己的尊嚴和靈魂,那麼,一切欲求所得和成功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徹底失敗。
表面上呂布死於劉備的讒言,實則依照血酬定律,這是背叛的代價,呂布不想付也得付。
像呂布付出性命代價的例子也許有些極端,超越人生底線,大多數人受到的是良心和品行的審判。
明朝將領洪承疇,在明清交替之際,一個轉身做了清朝大將,鎮壓了江南義軍,殺害了愛國英雄黃道周、夏完淳等人,後來又鏟平了吳三桂的巢穴,功勳不可謂不大。可他死後,史館循例爲之修傳,康熙皇帝敕令將他貶爲貳臣,實際上新主子打心裏瞧不起這位變節者。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