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真詮》第五回 奸人行險,神人共憤
文章分類:處事之道
你也會想看的:反抗有兩種。一種是暴力的反抗。這僅是對於
做人與處世:奸人行險,神人共憤
聖示:富家子弟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竟然不知廉恥,不明爲人處世之道,心存奸計,害人性命,且設計謀人妻小,更因而敗壞善良風俗,不管己身名義,爲非作歹,遺臭萬年,長世爲世代所唾棄。
故事實例:
江西省,何家莊有一名叫光年者,父長春,母胡氏,育有三子,何光年爲老大,二位弟弟自小就很守本份,秉性純良,又能激勵求上進,不爲鄉里所垢病。唯獨老大何光年,因是家中最長者,故雙親從小就特別照顧,也比家中二位弟弟來得疼愛,但是光年本性惡劣,不爲父母所知,上學堂不能好好求學問,只是到校舍應付了事,每天按時出門,準時回家,雙親不覺有他,還認爲光年是個勤奮的好孩子。其實光年每天出門以後,都是在外閒逛,交結鄉里不良少年,爲非惹事,家人全然不知。又因何長春是地方首富,財大勢大,鄰里知曉也不方便前往告知,及光年歲十八,就好漁色、獵豔、尋花問柳,以此爲能事,雖年紀已過十餘年,但雙親還是被矇在鼓裏,對何光年在外的行徑茫然不知,也因此害了何光年的一生。
當何光年在外混的這段日子裏,結識了一位名叫充先者,充先是一位殷實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