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的歷史故事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地震高岡,一脈溪水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天地會暗語
清代民間祕密結社之一。以拜天爲父拜地爲母得名。又名洪門 ,俗稱洪幫 。天地會創立的時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至今尚無定論。其成員,最初多爲農民或由破產農民轉化而成的小手工業者、小商販 、水陸交通沿線的運輸工人及其他沒有固定職業的江湖流浪者。以後成分日益複雜,但仍以下層窮苦人民爲主。天地會以反清復明,順天行道,劫富濟貧等口號,反映了當時平民的民族觀念和反對階級壓迫的要求。其成員所處社會經濟地位的低下,使他們更需要互濟互助。因此,忠心義氣便成了會內最高的道德規範和達到組織上團結、經濟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會最初主要在福建、粵東及臺灣一帶流傳,稍後發展至廣東全省及江西、廣西、貴州、雲南及湖南等省。鴉片戰爭後 ,又傳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會本名外,還有添弟、小刀、雙刀、父母、三點、三合等10餘種名目。鴉片戰爭後又出現了哥老會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爲天地會一大特點。清廷實行嚴酷專制,但民間反對滿清統治的運動從未停止,天地會曾多次舉行武裝反抗鬥爭。進入民國時期以後,國內的天地會組織部分成爲少數人爭權奪利的工具或爲反動統治階級反對革命、鎮壓人民的幫兇。海外的洪門組織,則大多數仍繼續作爲團結華僑的重要紐帶而存在,只有少數成了黑社會組織 。